HOME> 意大利世界杯夺冠> 历史向必修课:中国棋文化之浅谈(一)
{$vo.文章标题}
{$vo.文章标题}

历史向必修课:中国棋文化之浅谈(一)

admin
3207

围棋棋子除按颜色区别为黑白二方之外,所有棋子在功能上无任何区别,既无品衔大小,又无具体分工,性能相同,地位相等。

其胜负的标志就是所占地盘之大小,而欲想占领地盘,就必须至少拥有两个独立的“眼”。“眼”者,空目也,意即活动空间,且对方不得侵入,象征着中国古代的城池。

这体现着古人线性思维轨迹:要想生存发展,就必须拥有地盘,用当今流行用语言之,就是根据地;要想保地盘就要使地盘联成一片;要想地盘不失,就必须有所依托,这个依托就是城池(眼)。

单个棋子作用有限,容易被吃,成片棋子随“人”多势众,但若无眼,也绝难存活;个体棋子形单影只,不足挂齿,但联合在一起则所向披靡,势不可挡。

群体力量大于个体,个体联合起来就产生力量;占得空间则取得胜利。其体现的是人类早期的追求目标和较为平等的价值观念,带有浓厚的军事民主制的痕迹。

象棋则不然——

它将棋子分为将(帅)、士(仕)、象(相)、马、车、炮、兵(卒)等七种。功能各异,贵贱不一。

其胜负只取决于将帅之存亡。只要将帅仍存,即使全军覆没亦不为输;而将帅若遭不测(被将死),即使未失一子亦算失败。

其余各子也因功能不同而地位不一,价值大有区别。车可横冲直撞,所向披靡;马可腾越出击,纵横驰骋;炮可隔子发威,火力凶猛;士、象则拱卫城池,以身护帅;兵卒则亦步亦趋,只进不退。由此衍生出诸子地位悬殊,不可等同。

就本领与杀伤力而言,将帅属于最为无能之辈,其行动迟缓,步履维艰,且不能越孤城半步,却要所有棋子拼死护卫,甚至被杀光吃尽,亦在所不惜。

其余各子也等级森严,贵贱分明:车乃棋中至宝,万不可轻弃(被抽将则无奈,丢车保帅是也);只要不是为最高领袖,决不可失。

马、炮地位大抵相等,开局时炮似乎稍胜于马,而残局中则马远胜于炮;最为悲惨者就是兵卒,数量众多,因而价值微贱,弃之不惜;本领有限,因而作用不彰;只许前进,不能后退,因而前景暗淡,结局悲惨。

即使躲过因保其它棋子而被牺牲(如“丢卒保车”等)的厄运,拱到底则成“老卒”,几同无用。

这是等级社会最为生动、最为集中的具体体现,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典型象征和缩影。

在这个等级森严,竞争残酷的游戏中,每个棋子的命运因人为规定的功能和作用不一而命运各异。

车是何等风光,横扫千军,如入无人之境;若被对方干掉,则不啻割肉抽筋,疼痛至极,为保其性命,则不惜以牺牲其它多个棋子为代价。

马、炮也算是不枉活一世,拼杀苦战,效力沙场,丢掉也令人叹息扼腕。

最悲惨者乃兵卒之辈,冲锋在前,挨炮打,遭马踏,往往中途夭折,甚至未曾起步,便呜呼哀哉;即使福星高照,幸运万分,自强不息,拱到最后,却变成废子一般,蟹行蠕动于底线,着实可悲可怜。

这是下层人民和兵士在传统社会里处境的真实写照,是中国传统文化体系贱视苍生的生动体现。

对比之下,国际象棋中虽然也有兵卒若干,但本领较之中国象棋中的同类为大,且一旦冲到底线,则摇身变“后”,法力无边,给予下层人士以安慰和希望......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