HOME> 梅西世界杯图片> 图书馆介绍

茌平县图书馆建于1956年6月,总藏量24万余册,以提高全县人民文化素质,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己任,以传播知识、开发智力、培养人才为目标,不断开拓进取,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与好评。1989年被省文化厅命名为“先进图书馆”,1999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“二级图书馆”,2005年、2009年、2013年、2018连续四次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“一级图书馆”,2010年被山东省文化厅评为“读者喜爱的图书馆”。

自建馆以来,各级领导与政府及社会各界给予图书馆极大的重视与支持,使图书馆得到较快的发展。2002年馆内全部实现办公自动化,改变了手工操作读者排队借阅书刊的局面。2004年政府拨专款11万元,建立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中心,为广大读者营造了最佳的网络服务环境,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健康有益的绿色网上空间。

2011年10月,图书馆搬迁新址南环路1648号,新馆建筑面积10800平米,读者阅读环境得到很大改善,新馆拥有先进的基础设施、设备,配备电脑120台,购进大型阅报系统,初次购进新书一万册、订阅期刊杂志600种,极大地满足了广大读者的需求。馆内设有采编室、辅导室、图书借阅室、少儿借阅室、期刊阅览室、电子阅览室、多媒体教室、基本书库、特藏书库,另设地方文献室。截止到2011年10月搬迁新馆,持证读者万余人,年均流通读者18万人次,年均借阅图书26万册次,稳居全市公共图书馆之首,是聊城市唯一一家国家“一级图书馆”。图书馆搬迁新址后,位置相对偏远,我们将加强宣传力度,提高服务质量,吸引更多的读者走进图书馆,受益图书馆。

图书馆除了开展基础服务外,还定期对机关、企业、学校等基层图书室积极开展协作、协调工作,实现资源共享。目前,图书馆建立的图书服务点、流通站有实验小学、实验中学、城关中学、茌平特校等18个,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有小杨屯、曹庄村等16个,每年定期上门服务,更换新书。图书馆每年开展大型读者服务活动12次,举办读者讲座、报告会10次,每年“全国助残日”期间举办送书到特校活动;2015年新上图书自动借还机4台,电子图书借阅机3台。多年来图书馆开展的各项延伸服务活动深受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,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。